圖書館是天堂的模樣
發布時間:2012-03-07 11:45:54 來源: 南京日報(南京)
藏書逾千萬冊的哈佛圖書館
這是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說的話。他的原話是這樣的:“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人們喜歡把美妙的、可盼而不可達的理想之地稱為天堂。圖書館是書的堆放處,它有哪些景象可組成天堂的圣殿?我不得其解。但是,當我把在圖書館的所見所聞,把圖書館里曾經發生的事情,一一羅列,那些畫面重現于眼前時,我似乎覺得理解博爾赫斯說的話了。這句話表達的思想令人仰望。
杭州圖書館離我家很近,走進閱覽室,你會感受到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在閱讀時共有的安寧。寒冬的大雪天,還有乞丐在這里讀書,沒有人來驅趕,沒有人來打擾,他們在這里享受溫暖,享受寧靜,疲憊的神情得到舒緩。
遠在美國阿肯色州的小石城,前總統克林頓的圖書館坐落在一片綠色之中。這里藏有克林頓個人所有資料。給卸任總統建圖書館,不是為了對總統歌功頌德,而是為了保存歷史。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緋聞曾讓全世界津津樂道,危及總統寶座,這一事件所涉及的資料在克林頓圖書館也完全保留。真實,是圖書館應有的品格和功能。
有一對上海老夫婦在美國旅游,聽聞哈佛大學學生凌晨四點半就在圖書館看書,不信,便在大學旁找旅館住下,第二天一大早,他們走進藏書逾千萬冊的哈佛大學圖書館,看到每個閱覽室燈火通明,每個座位上都坐著看書的學生。看到這樣的情景,兩位老人熱淚盈眶。美國是一個物質至上的社會,充滿競爭。無數成功者就是在圖書館沉寂身心,潛心求知,苦讀后到社會去實現夢想。圖書館是隔絕塵世的思想驛站,是沒有紛擾的清凈圣地。
在這樣的知識寶庫中,服務人員溫文而謙恭,不見粗魯、不顯張狂。面對知識的海洋,他們理解自己是滄海之一粟。圖書館的閱覽室大多是女服務人員,她們更加善解人意。我曾在北方一座油田小圖書館的閱覽室看書,服務員有事外出,卻并不趕我走,而是十分信任地把我反鎖在里面,任由我看完了剩下的書頁。幾十年過去了,我發現,這是只有在圖書館才能享受到的服務。知識的長期浸染,使人們多了一些關愛的情懷。
人間沒有天堂,但是人間還有充滿著公平、真實、友愛和讓人潛心靜修的圖書館,博爾赫斯有充足的理由把圖書館看作人間的天堂。那么,我們就經常去圖書館坐著看書吧,即使不看書,坐一坐甚至走一走也行,因為那里,不僅能提供知識,也可以讓行走于紅塵、周旋于職場的疲憊和焦慮平緩下來,萌生出一種單純的、開闊的、明朗向上的心境。
不知道這樣的感悟,是否接近了博爾赫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