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程體系改革措施
高等學校體育的教育,是整個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各類專業人材、為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我校體育教學工作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的文件精神要求,根據我校的實際,兢兢業業、扎扎實實地做好工作,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本著求實、求新、求變的原則,積極主動的汲取兄弟院校體育管理的先進經驗,更新觀念、改變模式,用創新的思想,發展的觀念推動體育的教學、訓練、管理、競賽,經過不斷積累和循序漸進,使其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作為確定課程內容的基本出發點”。“健康第一”的提出,為大學體育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改革賦予新的內涵,“健康第一”的實質就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就是以人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我們從人的發展的角度出發,重新審勢和調整目前體育教學的模式,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健康為主線,以全面協調發展為目標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改革主要圍繞:以人的發展的全面性為目標推進體育課程一體化進程,以人的發展的多樣性為依據強化體育課程“三自主”,以人的發展的規律性為原則改進體育課程的層次性、階段性,以人的發展的社會性為基礎拓展體育課程的基礎性、趣味性四個方面展開。經過不懈的努力,現已逐步建立了高質量的體育課程教學體系,并在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和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模式、教學管理等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一、以學生為本,深化體育課程的改革
1.以人的發展的全面性為目標推進體育課程一體化進程
全面發展的目標一直是體育課程中要達到的一個重要任務,促進學生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各方面的知識、能力和有力措施。我們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積極推進課程一體化進程,將課堂教學、早操、課外活動、校內外競賽、運動訓練等作為體育課程的一個整體,并從五個方面進行有效整合:
(1)為拓展體育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極大地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愿望,我們將教學內容課內外有機結合,課內為主、課外為輔,并有計劃的安排課外作業,對培養學生體育能力、養成鍛煉身體習慣、建立終生體育意識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2)嚴格考勤是促進學生經常鍛煉的有力措施。學生上課、課外體育鍛煉由教師考勤,早操、班級競賽由體委考勤,形成考勤制度統一分類,各類考勤相結合。
(3)對學生體育成績評定實行多元化,分年級、分層次,按要求各占一定比例,淡化競技、減少身體差異對體育成績評定的影響。
(4)2006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始試行,購置了較先進的測試儀器,對全校學生進行體質測試和調研統計工作,并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學生參與意識等均納入教學評估體系。
(5)為保證教學質量、教學安全,我部堅持規范教學管理、強化教學運行過程的質量監控,并將教師各項工作均納入教師教學工作量,確保了教學安全和教學質量整體水平的提高。
2.以人的發展的多樣性為依據強化體育課程“三自主”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和滿足學生的需求和愿望,給學生以自主選擇的廣闊空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自主選擇課程內容、自主選擇任課教師、每個同學可以選擇兩門以上課程,也可以每周上兩次或兩次以上體育課;允許學生跨年級、跨學期選課。由于學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項目、喜歡教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上學生學習的認真度提高了,練習的主動性和運動量增加了,許多同學選了兩項課程,每周上兩次甚至兩次以上的課,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3.以人的發展的規律性為原則改進體育課程的層次性、階段性
根據學生掌握體育技術動作的生理學規律,充分考慮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在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做到全面多樣豐富、難度循序漸進。
(1)專項側重課:一年級第一學期以簡化太極拳為主要教學內容,結合走、跑、跳等基本素質。
(2)專項選項課:從一年級第二學期開始開設專項選項課,滿足不同層次的要求,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積極創造條件,開設學生歡迎的課程,內容有: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田徑、武術、跆拳道、健美操、體育舞蹈、游泳、形體等專項。
(3)保健體育課:對部分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以康復、保健為主的體育課程。
(4)專項訓練課:將運動隊專項訓練納入體育課程。我校主要有田徑、排球、足球、健美操運動訓練隊,通過訓練努力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參加全國、省、市級大學生運動競賽,為校爭光。
4.以人的發展的社會性為基礎拓展體育課程的基礎性、趣味性
根據《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在校期間至少掌握兩門以上運動項目,在強化體育課程的科學性基礎上,積極拓展至休閑、娛樂等領域,提升體育教學的人文性、趣味性。
(1)強化簡化太極拳基礎課,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傳統項目,在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教育。
(2)強化游泳基礎教學課,掌握一種泳姿技術,一、二年級第二學期項目,提高學生基本生存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滲入娛樂休閑項目的內容,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如軟排、沙排、街舞、等。
(4)積極引進校外師資力量。
二、課內外相結合
1.課外體育活動
我校開展課外體育工作的宗旨是:以增進學生體質健康為主,以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為主、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主,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確保學生每天有1小時課外體育鍛煉時間,形成崇尚健身的環境氛圍。
(1)堅持集體早操和冬季晨跑
集體早操不僅有益于學生增強體質,養成體育習慣,培養集體主義精神,而且還有利于嚴明校風、校紀。
(2)課外輔導與鍛煉
課外體育活動是體育教學的第二課堂。學生中成立了體育協會與體育社團,校院有關領導任顧問。體育部派出體育教師給予指導,為全校開展體育活動打好基礎。體育部還充分利用現有場館條件,加強管理、改善服務,為學生體育鍛煉提供方便。
我們還根據學校女生較多的特點,每天下午開設女子有氧健身操活動課,其新穎的內容、活潑的形式吸引了大批的同學參加。
(3)小型多樣的競賽活動
大力開展群眾性競賽活動,豐富學生業余生活。
(4)體育講座形式多樣,提高學生體育素養
(5)加強校內外交流,拓寬學生視野
我們相信隨著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進一步貫徹落實與實施,我校以學生為本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與體系將不斷提高、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