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教案檢查情況報告
一、教師工作手冊情況
本學期教師在教師工作手冊中,對教學進度進行了用心的設計和安排,并且加大了實訓課時的比例,很多內容也可以和工作過程做有效結合。具體如下:
肖雷老師在設計《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信息管理系統》兩門課程時,能夠在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針對性的進行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結合了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大綱,將內容進行了整合,突出了課程內容的精簡化;同時教學方式上采取了小組教學的形式,運用案例、項目教學等方式,突出了學生主體,增強了課程的實用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公共關系理論與實務》進一步實踐課時增加到28課時,把較為空洞的理論能夠在和學生的互動中慢慢滲透,讓學生理解課程的精髓和應用方法。
馬艷玲老師的《組織行為學》,在課程設計時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內容豐富,適合學生學習,十分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理路與實踐的設計結合良好。《保險學》課時安排得當,每個章節都配有實際操作練習,符合現在高職教學理念。
張瑞仙的《食品營銷》《國際營銷》課程,在設計時將實踐課時提高到32課時,充分體現了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教學方法采取案例教學、小組教學、項目教學、任務驅動等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職業生涯規劃》將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都加以案例解釋,使學生在學實習能夠有興趣點,并通過小作業鍛煉學生對本課程的理解和應用。
二、教案撰寫
本教研室教師都完成了兩周教案的撰寫,態度認真,內容清晰完整,教學目的明確,能準確分析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并在教學步驟中采取多種形式將教學難點解決。教案的內容里明確了在教學環節中采取什么樣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涉及合理,突出學生主體性,能夠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職業能力。
三、存在的問題
1.教學流程設計時應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思想教育等。
2.教師應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和理解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3.教學設計時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4.教案里沒有體現教學反思,沒有寫出一節課下來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沒有改進措施及從中受到的啟發或啟迪,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調整—改進的作用。
四、改進措施
1.教研活動時組織學習優秀教案設計。
2.多增加教學交流,溝通每位教師的優缺點,從而可以互相促進,激勵教師每節課都做記錄并作出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