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專業建設力度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我院舉行商務英語、護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會議
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院社會工作系以推動專業建設,優化課程設置,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著力點,分別于5
研討會上,專家們聽取了學院文理交融、突出培養女性高技能人才的專業特色和辦學理念的有關介紹,實地考察了有關專業的實訓室。英語和護理專業負責人還就兩專業的專業概況、教學現狀及發展思路、人才培養定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專業設置、師資隊伍、實訓室建設、存在的問題等情況向在座的各位專家作了詳細介紹。與會專家就職業崗位(群)的要求、行業發展狀況、人才需求情況、職業能力分析、以及專業實訓方式改進、校外實訓基地共建、校企合作等具體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提出許多寶貴的、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一是科學定位專業發展方向。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李正栓教授介紹說,五年內國內擁有外貿進出口權的企業數量將達到36萬家,是現在外貿企業數量的2倍,按每家新增企業僅需10位外貿專才計算,就需要180萬人。而根據教育部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統計,中國每年高校經濟類畢業生在13萬人左右,尚有100多萬人才的巨大缺口。可見,既懂商務,又通曉英語的復合型人才是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所需要的緊缺人才。河北醫科大學王桂英教授認為,護理行業人才社會需求旺盛、就業前景廣闊,護理專業特別適合女性從事,符合女院生源特點與教學特點,用人單位特別需要具有一定專業技術、較強動手能力、良好社會適應性的綜合型人才。
二是不斷提升專業建設理念。河北體院外語系吳日升教授指出,高職高專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重點要在商務上做好文章,做大文章。應遵循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規律和人才培養目標,要形成“以商務(Business)為背景、 以英語(English)為平臺,以能力(Competence)為主線,以職業技能實踐(Practice)為核心”的BECP人才培養模式。護理專業建設應該基于學生素質較好、基礎扎實這一特點,考慮與國際接軌,與國外合作辦學。要考慮涉外護理這一培養方向,培養高端護理人才,引進國際護士課程,開設護理英語課程,引進具有良好英語能力的護理專業師資。
三是扎實提高學生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際華3502服裝廠研究院仇滿亮院長建議,在提高學生基本英語技能、夯實學生基本商務操作的基礎上,加強商務英語學生的服務意識,加強職業操守,提高職業道德意識。談到職業素養,和平醫院婦產科張進護士長說,護理專業應該培養學生的愛心、熱心、耐心、責任心、吃苦耐勞、奉獻精神和誠信品質,加強學生溝通協作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要強化護理安全教育,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四是要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商務英語應該建立“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模型,即“課堂訓練→實訓室操作模擬→實習基地實習”。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頂崗實習,提高學生對實際工作的認知能力,提高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護理專業應該壓縮專業技能課的理論課時,增加實踐學時,學生臨床實習期至少達到8個月。要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室,通過引進或培訓實訓員的方式解決實訓教師人手不足問題。要及早解決校外護理實訓基地問題,讓學生進大醫院、好醫院,接受規范的臨床教育,實現專業學習和就業的無縫對接。
五是要加強職業“通用能力”培養。專家指出,我們不僅要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培養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語言表達、交際溝通、團隊協作等方面的能力,還要從多角度體現女性教育特色、提高女院學生的綜合素質,應該增加瑜伽、茶藝、花藝、按摩、刮痧、心理健康、交際溝通、營養學、花木栽培等適合女性特點、對學生日后工作生活有指導意義的課程,塑造良好的專業形象,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王靜書記指出,社工系深入進行了食品加工專業、商務英語專業、護理專業等一系列的專家研討活動,搞得很好、很成功。通過與各位專家學者的交流,我們拓展了思維方式、找準了自己的不足、提高了科學發展能力,為迎接今后零距離與市場對接的考驗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依據。王振杰院長強調,廣大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合理采納各位專家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并將這些意見和建議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為社會培養出大量高職業素養、高職業技能的合格人才,從根本上提高學院的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學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