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承載東方韻味之美的美麗衣裳,賦予女性以端莊優雅的形象。10月11日下午,在新思維交流中心與圖書館各階梯教室要求“河北省十佳服裝設計師”“石家莊市手工協會講師團”王艷雙老師為學院女大學生舉辦了一場關于旗袍知識與文化的講座,學院450名學生參加了活動。學院副院長董彥菊出席本次活動。
王艷雙老師身著旗袍,佳人玉立,將旗袍的演變及歷史發展娓娓道來。旗袍源于滿族的旗裝,旗裝形式簡潔,便于騎射。清代的袍服十分華美,形制嚴格、等級森嚴,在工藝上制作精良、工序復雜、十分講究。隨著服飾的發展,20世紀初旗袍誕生,自此風靡全國。講座中,作為手工旗袍研究者,王艷雙老師詳細介紹旗袍的種類、面料,并結合學院“非遺女性文化”建設,重點普及非遺旗袍頂級面料“香云紗”的制作工藝,增強了同學們對民族手工業的自豪感、自信心。
同時,王艷雙老師帶來自己親自設計制作的做工精良、樣式精美的旗袍,向同學們認真講解旗袍的文化之美、靈性之美、工藝之美和精神之美,并將如何辨別旗袍優劣的標準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
講座結束后,王艷雙老師為大家帶來了“香云紗”布料供現場同學近距離觸摸感受,并對手工制作的面料與機器制作的面料進行對比分析。
本次講座是學院美育教育的一次實際落實,通過對旗袍審美的學習,提升了學院女大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了女學生秀麗、端莊、雍容、典雅、精致、純凈、優柔、清澈、靜穆等美好形象,助力學院女大學生用心中之美點亮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