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并檢閱受閱部隊。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共同觀看大會直播,學習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身處盛世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更在內心深處升騰起“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
護理系教師、受檢閱部隊官兵的母親賈素巧:
當9月3日的閱兵儀式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我的心情無比激動與自豪,因為我的兒子就在那英姿颯爽的徒步方陣的海軍方陣中。看著徒步方陣邁著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步伐走過天安門,我熱淚盈眶。那堅定的步伐,踏出的是中國軍人的威嚴與自信;那挺拔的身姿,展現的是當代軍人的風采與擔當。這份自豪既源于我的小家之情,更融于見證大國崛起的澎湃心潮。
作為高校教師,回首在女院多年從教經歷,我始終致力于將專業知識與課程思政相融合,引導一屆屆學子扎根祖國大地、錘煉專業本領、奉獻社會建設。而當我的孩子身著浪花白軍裝、步伐鏗鏘走過天安門時,我更加堅信:教育的意義,正在于見證年輕一代將理想付諸行動。他們用職業技能建設祖國,用青春熱血守護山河——講臺上我傳遞的是信念,閱兵場上他們展現的是擔當。三尺講臺我以教師之心培育時代新人,以母親之眼見證國家棟梁。強國有我,更有我們共同培養的每一個孩子。
閱兵不僅是一次國力展示,更是一場精神洗禮。它讓我們看到,強軍夢如何托舉中國夢,平凡兒女如何走出不凡征程。愿吾兒與女院青年一樣,帶著這份榮光與責任,在未來的歲月中無懼風雨、砥礪前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后勤管理處副處長靳獻勇:
作為一名轉業軍人,今天觀看了閱兵,從受閱隊列到學院后勤戰位,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保障打贏”的使命。看到閱兵方隊緩緩駛過、戰旗獵獵、裝備鐵流滾滾,我看到的不僅是軍威國威,更是“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歷史結論與時代擔當。作為學院后勤管理處副處長,我將把閱兵的嚴整標準與協同精神貫穿保障鏈路,以“精確、韌性、高效”為標尺,把每一次供應、每一項維修,都做成戰斗力的增量,以更強的體系保障力支撐學院后勤高質量發展。
辦公室中層干部李翔:
抗戰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努力奮斗。如今,我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我們不能忘記歷史,而是要以史為鑒、奮發圖強、開創未來。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激發愛國熱情,將觀看閱兵所感受到的震撼與自豪轉化為努力工作的動力,切實加強黨性鍛煉,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持續發揚奉獻精神,著力提升工作實效,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為譜寫新時代學院發展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基礎教學部思政課教師賈云蔚: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收看紀念大會直播,不僅讓我心潮澎湃,更為我在思政教學的探索之路上點亮了新的明燈。我們沒有手握鋼槍,也不常立于聚光燈下,但我始終相信:講臺就是我的戰場,課堂就是我的閱兵場。每一次用心的教學設計,每一段真誠的課堂對話,每一句能走進學生心里的講述,都是我對國家最深情的致敬。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弘揚和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并融入思政課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努力讓思政課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自己的力量。
藝術設計系專業教師、兼職輔導員問萌:
看著閱兵式上英姿颯爽的軍人,他們整齊的步伐、堅定的眼神,展現出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風采,也讓我感受到了抗戰精神的傳承與發揚。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深感自己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和責任,要將抗戰精神融入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讓學生們明白,在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時,要像抗戰時期的先輩們一樣,不畏艱難、勇往直前,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戰,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拼搏。
學前教育系輔導員高小麗:
觀看氣勢恢宏的閱兵儀式,我心潮澎湃,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作為一名學前教育系的輔導員,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自身工作的意義與責任。我們培養的不僅是未來的幼兒教師,更是孩子們思想啟蒙的引路人。這份榮耀與激動,我將切實融入日常工作中。通過開展愛國主義主題班會、組織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將觀看閱兵激發的愛國熱情,轉化為扎實學習專業知識、涵養高尚師德的實際行動。激勵她們錘煉本領,未來用愛心與專業智慧,在幼小心靈中深深埋下愛國種子,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青春力量。
經濟管理系專業教師孫莉:
作為高職教師,肩負著為國家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和筑夢人,更要成為抗戰精神的傳承者與播種者。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把愛國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融入每一堂課、每一次交流:講專業知識時,告訴學生“技能是強國的底氣”;談人生理想時,提醒他們“個人的夢想要與民族的復興同頻”;還要培養他們不畏艱難、勇于創新的品格,讓偉大的抗戰精神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燈塔,面對困難時不退縮,追逐夢想時不放棄。
現代服務系輔導員吳楠:
當抗戰勝利80周年的閱兵式在天安門廣場拉開帷幕,我作為高職輔導員,與學生共同見證這場震撼人心的盛典。方陣如鋼鐵洪流般推進,裝備似利劍出鞘般鏗鏘,我的內心被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與歷史責任感所充盈。這場閱兵不僅是對歷史的莊嚴回望,更是對新時代教育者的精神洗禮。作為輔導員,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將抗戰精神中的堅韌與擔當植入學生心中。當學生面對學業壓力時,能否像先輩們面對生死考驗般勇往直前?這成為我日后思政教育的核心命題。讓我們銘記歷史饋贈的勇氣,在教育園地里播種希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育更多德技并修的棟梁之材。
繼續教育部教師任建鵬:
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這場閱兵式既是終點也是起點。我忽然明白:閱兵展示的不僅是威武之師的實力,更是一個民族不忘來路、砥礪前行的精神密碼。這告訴我們: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但沉溺于歷史則無法前行。讓我們以偉大的抗戰精神為帆,以科技創新為槳,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航程中,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英雄篇章。作為繼續教育部教師,以做好培訓工作為努力目標,在推動學院提升服務社會能力上貢獻自己的最大力量。
院學生會主席張馨藝:
閱兵式雄壯震撼,展現了祖國的國威與軍魂,我們倍感自豪與驕傲。我們將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我們要學習受閱官兵的這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學習他們"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頑強作風,讓我們把這種精神轉化為日常學習工作中的實際行動,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各項操作技能,爭做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骨干。
院團委副書記溫景淼:
“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我觀看九三閱兵后最深刻的感悟與前行的動力。我將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塑造過硬的專業本領,錘煉專業能力,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大學生新媒體中心學生干部董天樂:
閱兵式結束時,五千名年輕軍人合唱《我和我的祖國》,讓我深刻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作為大學生,我們的“戰場”就在教室里文化課和專業課的學習,在每一次的社會實踐之中。我們需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建設國家、服務人民的過硬本領。我們需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的精神,敢于質疑,勇于探索,努力在未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