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感冒
1. 病因: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多半由病毒引起,病毒種類多達100種以上。另外,各種導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也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迅速繁殖,從而誘發本病。
2. 癥狀:全身表現較輕,以鼻咽部癥狀為突出,如流涕、咳嗽、咽痛等,伴有或不伴發熱。普通感冒病程有一定自限性,通常為5~7日,預后良好。
3. 預防:
①避免誘因:避免受涼、淋雨、過度疲勞;避免與感冒患者接觸,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體弱易感者更應注意防護。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時應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場合出入。
②增強體質:堅持適度有規律的戶外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與耐寒能力是預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③免疫調節藥物:對于經常、反復發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應用免疫增強劑。
二、流感
1. 病因: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易發生變異,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變異較少可引起局部流行,而丙型較穩定,主要是散發或家庭內傳染。
2. 癥狀:起病急,體溫38℃以上,全身癥狀重,表現為畏寒、全身不適、頭昏頭痛、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而鼻咽部癥狀相對輕。高熱持續3~5天后,全身癥狀減輕,咳嗽等呼吸道癥狀逐漸加劇。病程常持續1~2個星期。人們每次患流感后不能產生持久的免疫力。
3. 預防:
①生活習慣:秋冬氣候多變,注意加減衣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②增強體質: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③個人衛生:經常徹底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
④疫苗接種: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流感及其并發癥的手段,尤其是對于老人、兒童、有基礎性疾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應及時接種。